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学会选课:高中学生重要而必备的能力

阅读:118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2/16 14:48:24

选择性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无论是课程目标的人生规划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原则,还是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层次性、课程实施的选课指导制度、制定个性化的修习计划、学分管理等等,无不贯穿选择的理念。

本次高中新课程也为同学们的选择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从高中毕业标准144个学分来看,必修学分为116,这意味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特长选修其他28个学分,比例占19%;如果修满高中三年所有课时并能通过相应的模块考试,学生可获得189个学分左右,那么选修的比例高达38%;此外新课改的另一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占23个学分,这一部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也很大,如果加上这一部分内容,比例将更大。面对如此新颖的课程结构和琳琅满目的选修模块及内容,作为高一学生来说,真是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从我校新学年第一学期前一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经过学校系统培训和导师个别指导,大多数学生能基本领会选课的精神,大体适应选课的要求,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呼隆”,“一窝蜂”。没有主见,不顾自身的状况,别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

2. “抢学分”。盲目攀比,你选两门,我选三门,你选三门,我选四门,总之我要比你多,以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强,学习潜能大。以为学分取得的越多越好,越早越好。

3. 不认真熟悉模块说明。只是跟着感觉走,几节下来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4. 避难就易。只选择那些浅近的、易拿到学分的模块进行选修,困难的或自己认为不熟悉的就少修甚至放弃。

学会选择课程应当成为高中学生重要而必备的能力素养,如何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既是学生适应新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认识选课权利。

人人都有选择权,这是新课程赋予新时代学生的神圣权利。选择的不断增强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信息化社会,面对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和变幻莫测的虚拟世界,必须作出符合自己特性的明智的选择;而高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格的独立追求和事业的成就体验日渐提高,无时无刻不处于选择之中,因此要充分使用选择权利,享受选择权利;同时也要认识到,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选择允许失败,允许“从头再来”,这样会降低甚至规避选择的风险,从而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明确选课依据。

学生在选择课程前,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因为该方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总纲领,它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业管理和课程评价等重要内容。其次,要认真学习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或选课指导手册,这些是把国家课程方案及设计理念转化为学校层面具体实施的重要文本,它包括了课程编排、课程组合、课程目标指向、选课程序和选课时间等重要的信息,如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课程学分、开班容量及模块的关系等,是实施学生自我倾向性发展的导航图。第三,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意向,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找出自己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的潜力扇面,树立自己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三、掌握选课原则与技巧。

(一)必修优先。必修课是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必需修习的课程,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通常情况下,要先学习必修课,再进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协调修习。

12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