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1139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4/1 13:28:08
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而不同的心理活动在其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
关键词: 心理     健康    英语教学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压力十分大;父母往往也给予较高的期望。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生的压力,使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不但学业成绩受到影响,也影响身心健康。于是很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焦虑。针对这一情况,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平时在教学中是这样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往窗外看,而我正好要现在进行时的内容,于是我问:“Zhang Hua,what are you doing?”他听到老师在叫他,而其他同学也望着他时,才回过神来,我于是顺其自然地说出了一句:“You’re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but please don’t do it like that in class.”他意识到我是在善意地提醒他注意听讲。全班学生也会亲切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不是敌视的而是友好的,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学习的气氛也会越来越好。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经常采取排斥的态度,轻视他的能力,低估他的学业,并经常施以惩罚,久而久之,这种学生也会对这个老师、这门功课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二、倾注真诚的师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1.平视和尊重学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在尊重学生问题上,我们要经常反思,在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其实是有许多无视学生之处的。比如:教单词时,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默写,错了要罚抄几遍,这种做法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利益,尊重孩子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力,使他们主动、乐意地参与至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2.信任和宽容学生
我们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信任和期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要经常对他们说“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等激励性话语,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念。即使真的犯错误,也不要过份指责,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在一个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无耽于教师的惩罚,同学的讥笑,减少心理障碍,大胆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12
     来源:网络  编辑:ruyiw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