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一堂化学多媒体实践课的优势与思考

阅读:133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3/28 11:54:35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中学教育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
  要求,走信息化之路。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性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针对高二《铝的性质》这节课的具体实践过程,从其优越性、及教学实践中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谈谈网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优势与思考。
  一、 化学教学中应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1、 知识的丰富性
  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应用为动态、直观、简洁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表现力。
  我在教学活动中,查阅网上铝在生活中应用的《铝的综述》,用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连接,用最简洁、综合文字与动感画面讲述铝在生活中应用,不仅使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铝在生活中应用,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铝性质的兴趣。
  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像演示、CAI的声、光、电等多媒体软件信息,使传统教学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的方式得到改变。教师利用编辑的网上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增强学生视、听、读、写功能;学生的思维有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还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卓越功能。
  在《铝的性质》教学实践中,我先向学生播放网上查阅后视频资料《铝的综述》;请学生将课前查阅关于铝性质应用等的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在多媒体投影仪上进行投影播放、讨论,师生讨论铝是一种怎样的金属?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掌握铝的性质。接着请学生思考铝的性质由什么决定,并及时播放Point《元素周期表》;随后老师网上演示铝与氧气反应特殊形式:“铝汞齐”的生成,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学生分析原因;老师提问铝是否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软件,了解到铝在高温下可与氧气反应;老师启发学生既然铝在与氧气反应中能夺取氧起到强还原性作用,那么铝能否将某些金属氧化物中氧夺取呢?
  在学生有陷入沉思转而热烈思考时,老师又适时推出多媒体软件《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有音频、视频效果)并当堂演示;学生将在备用投影片上书写各相关反应方程进行投影谈论;继而请学生讨论铝与水是否反应,你判断依据是什么?
  老师演示新制铝汞齐中铝与热水反应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铝制品与水反应,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其反应的最佳方法;由学生投影其书写的铝与水反应的方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铝与水反应,是否与酸、碱反应,老师播放《铝与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动感画面,师生讨论。
  其中我还改进了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用一个U型管附有尖嘴的进行演示实验,在实验前在尖嘴活塞处滴无色酚酞,一定时间后,学生可观察到液面的下降与无色溶液变红,且打开尖嘴处活塞,将气体点燃,有淡蓝色火焰。学生就其反应原理讨论热烈,并将其书写反应方程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交流,学生热烈参与讨论;之后,老师在投影屏幕上打出一组讨论题以及与铝的性质相关有一定难度的分层次试题,使各个层次学生获得收获,使这一堂生动活泼,并达到教育的预定效果。
  这样教学容量得到增大与延伸,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加以体现,学生思维积极性与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2、 师生的情感交流与课堂互动得到加强
  课堂的主体是老师与学生,应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在知识的教学上、学习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性,而且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成功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有近1/5时间面向黑板,多媒体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减少老师板书占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降低了无效工作,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焦效率,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使用多媒体教学,将使教师与学生更多知识与情感交流,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保持高度的兴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可以操作、讲解,组织教学,及时分析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尤其是知识的丰富性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补充课本中没有的资料、还可以进行网上演示实验,使实验过程更具实观性,而学生的参与课前准备资料的展示,更促进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德育提高。
  二、实践中的感悟与思考
  1、教学的深度广度得到拓展,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得到加强,师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如、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产物的检测、铝在生活中应用等从平面变成立体的可看性的资料;在原理分析上,在实验加多媒体软件后,更可以节约时间,使学生更多自觉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获得更多知识。
  2、教学过程形象、直观、生动、主动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时常遇到抽象的理论原理难以领会,微观知识点难以说清,
  许多实验内容难以形象化。如果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使采用阶梯式层层递进方式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也很难找到突破口。但如果能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许多问题形象直观。如:老师查阅网上资料后编辑的视频资料《铝的综述》,学生课前查阅各类与铝相关资料,尤其是铝热反应在工业上应用,直观、形象、具体,更容易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探究其知识的原、因,并学会掌握与运用知识。同时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主动发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课件的易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及教学的反思与提高
  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书写教案繁杂,有效利性差,可持续性差;而制作成计算
  机课件后可根据不同学生,适时增减,很大程度上减少老师课堂板书占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降低了无效工作,有利于教师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贯彻落实与教学方法改进。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多媒体课件还能随时调出,更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对于需要重新讲解或答疑解难的问题等,可以重点剖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教师课后的思考、调整、反馈、总结,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4、 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异化,要注重学科特点
  在化学教学设计中,不能把多媒体教学简单地看成是靠几个课堂演示实验+投影
  片+有关结构模型+多媒体音响画面资料的叠加,这样一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化学课成了一堆资料的剪切课。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课件,不是简单的动画设计,不是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也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动画描述,更不能为了动画而动画。而是利用电教媒体优势,变静为动,把理论变为生活应用的优势,用各种形式或动画、或音响视频效果,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使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前提下,更具无穷魅力。
  多媒体教学实践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序,精心设计,不能使课堂成为“电影院”,只有观赏、没有互动,更谈不上知识的运用。要思考这些多媒体软件的编制对于课堂教学与学生知识点的接受会产生哪些作用。我们要将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为教学所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化学教学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才刚刚开始,对我们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学习、关注学习的社会中,这将使我们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去领略多媒体教学的无穷魅力。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