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教案,换个写法又怎样

阅读:95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2 21:03:32

如今,各级中小学为了督促教师的教科研,每学期都要多次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教案写与不写,写得是否详细,已成为学校检查教师备课与否,认真与否的主要指标。那么,现在的教师又是怎样写教案的呢?据我的观察,大多数教师的教案都是抄袭的产物,或是抄袭现成教辅资料上的教案,或是抄袭自己以前上课用的教案。还有一些教师,上完课,才写教案。并且,相当一部分教师写教案的目的,主要就是应付学校的检查。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写教案呢?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案,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前预设。课前,教师认真备课,写教案,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现在,很多学校都鼓励教师写详案,但是,教案如果写得很详细、具体,反而会束缚教师本人的思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可能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把学生带进自己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以完成教学任务,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新课程倡导,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问题的生成过程。加之,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每节课,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教师无法完全提前预知的。每节课,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智慧火花,灵活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前,写一份详细的教案,很可能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按照既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去上课,这节课应该不会是一节失败的课,但很可能,也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

既然这样,那么教案是不是可以换个写法?我们教师大可不必写那些抄袭的、写在备课笔记上,以应付检查的教案,既浪费精力,也无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写那些简洁而鲜活的教案,这样的教案,内容不在多,关键是要富有新意。要完成这样的教案,前提就是要更加充分地备课,既要备课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了解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又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教师经过足够的理性思维和酝酿,应该就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教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禅学的三个境界,其实教师备课也是这样,只要达到第三个境界,做到心中有点墨,心中有点墨了,教案自然就更加鲜活、更有新意了。

     来源:整理  编辑:叶南归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