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一知半解易造误区高考语文成语辨析八大误区

阅读:8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5/4 11:18:52
一、望文生义:有的成语其含义并不在字面上,而是与其字面意义相左、相反或无关,使用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甄别其内涵,考查其与所在语境是否协调。例如: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二、张冠李戴:是由于对成语的使用范围不明造成的。 例如: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三、不辨褒贬:有的成语意思相近,然而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这时就需要根据语境加以区别,不可褒贬误用,词不达意。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四、不合逻辑:对于有些成语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表面意义理解这一层面,更要从逻辑角度出发,体味该成语的运用是否与其所在语境相协调。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五、叠床架屋: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如: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六、一知半解:有些成语由于我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从而造成了对选项的错误判断。如: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七、古今异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末逐本”的错误。如: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八、忽视习惯:许多成语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不可随意改变,在运用时应引起我们注意。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来源:网络  编辑:yanzi123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