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阅读:230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7/15 15:05:23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只,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在空白
 “了、了好了更好,也更好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在这个过程中,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空白的原则
(一)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还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政治学要多,而这两门课都要多。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适度原则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空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空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三)科学性原则
 “空白作为教学过程的艺术,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手段,肯定不是教学科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探索、勇于革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空白的内容,提高空白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探求更新更好更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形成互补,互相促进。这样,空白艺术才能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空白是思想政治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它是教学过程的深化,而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此时无声胜有声
12
     来源:网络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