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课程资源,但不是静态的课程资源,而是不断被解读、被活化、被加深、被拓展的有无穷生命活力的动态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观把教材作为静止的、绝对的、僵化的、固定的模具,由老师按教参千人一面地给学生解读。这种解读被认作是绝对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样的解读,对学生而言,只能是死记硬背,难以出现创新,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资源观把教材交给学生,师生共同解读,在解读中交流,在解读中理解,在解读中活化,在解读中创新。在这样的课堂中,教材已经有了根,有了生命,能够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成为知识发展和创新的金色种子。这样解读过的教材,是真正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运用中就会达到呼之欲出、运用自如的境界。
教师是课程资源,而且是最重要、最具创新活力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高素质的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以简驭繁、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特点。但是,如果脱离了学生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教师素质再高,也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和学习内容。
新课程资源观紧紧地抓住了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这一关键环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表面上由前台退居后台,但老师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解读教材、设置问题、了解学生,对教情学情做到了心中有数。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胸有成竹、充满自信,能够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佳有利时机,恰倒好处地对学生给予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学生是课程资源,而且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资源观紧紧抓住了学生这个最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通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表达对知识和问题的独到见解,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以乐观、自信、昂扬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中,使昔日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使学生这个课程资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课堂教学情境也是课程资源,而且是最具有创新机会的课程资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老师都处在一种动态情境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触景生情,产生灵感和顿悟,出现新见解,提出出乎老师预料之外的新问题。学生的创新见解扩大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拓宽加深了教材这个课程资源。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疑点和新问题又构成了新的探索,将师生引入一个新的知识天地,使教学活动处于不断发现、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勃勃生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