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安雪慧:以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阅读:60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23/10/30 17:37:31

 随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如何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2022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意味着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已经达到高中阶段以上教育,高中教育贡献显著。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简称《扩优提质计划》),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及配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建设。

一、适应区域人口变动趋势,完善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

学龄人口规模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学龄人口呈现新态势。一是总和生育率下降。“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3,达到极低水平。生育率下降,意味着现有学校学位供给存量与未来学龄人口就学学位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各地要根据人口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新建普通高中学校。二是人口流动率高。“七普”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乡城人口流动仍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从流动区域看,省内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的66.78%,即大约三分之二的流动人口是在省内近距离流动。《扩优提质计划》提出建立城乡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就是要求各地根据区域人口结构变化新趋势,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与学位存量供给之间的平衡,建立学位动态调整机制,这对各地统筹规划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意味着既要能够提供充足学位,又不能“一哄而上”建设新学校,避免未来学校“一生”难求的情况发生。因此,有些区域要新建普通高中学校,有些区域则要在原有高中学校建设基础上优化学校布局、改扩建学校,扩大优质学校教育资源供给。同时,《扩优提质计划》还提出要适应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这就要求各省(区、市)在统筹规划省域内普通高中学校的布局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就学愿望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设定普职比,支持县域行政区特别是没有配建普通高中的县域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些人口缩减明显、校舍开始呈现富余的区域,可探索推进提高普通高中班额设置标准,探索小班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县域高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域人口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数据表明,县域高中占普通高中学校一半,在校生占一半以上,是县域教育的龙头。“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其中9年以下的省份有4个(青海、云南、贵州、西藏),均为欠发达地区。根据“七普”数据测算,2020年城市、镇、乡村15—19岁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分别为83%、78%和52%。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阶段二年级以上。由此看来,县域普通高中是培养区域新型劳动力和人才的基础路径。有了这些新型劳动力,才能有效促进城乡劳动力要素的充分流动及优化配置,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从一些县域的调研看,一些县域人口、劳动力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县中办学条件差、质量不高,毕业生既升不了大学,也缺乏就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导致区域缺乏适应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劳动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扩优提质计划》提出“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就是要确保每一所县域普通高中都达到建设标准,重点改善办学条件,补齐区域普通高中发展短板,整体提升县中办学质量。《扩优提质计划》要求各地实施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因此省级和市级政府要加大经费保障统筹力度,重点解决县中建设不达标、资源配置不达标等突出问题,为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办学基础。中央财政继续实施支持计划,支持激励各地提升县中投入保障,重点支持薄弱区域提高县中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提升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和能力。教师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根据《扩优提质计划》,要推动建立新招聘教师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的跟岗实习制度,让新教师能够快速成长,适应县中高质量教育教学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和各地实际,做好相应培养规划,探索建立适合新教师成长的跟岗实习制度和专业成长路径。

三、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扩优提质计划》明确提出在区域内可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等方式扩大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的本质是兼顾集团成员校的共同意愿,将若干所学校组成发展共同体的办学模式。常见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以一所优质学校带动若干所薄弱学校,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等方面发展提升,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普通高中,整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复制和覆盖,而是要结合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这种模式还要确保每所学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否则可能会出现集团学校“一面化”现象。另一种是共建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区域内如果没有特别成熟的优质学校,地方还可探索不同普通高中结合各校的优势特色(包括课程资源)成为牵头校,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共创的办学模式,带动每一所学校扩大优质资源领域,整体扩大区域优质资源供给面。这种共建式的集团化办学对区域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研究制订适宜方案,强化资源统筹,不能让学校简单抱团发展。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区域特别是特殊类型地区普通高中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和改革动力不足,通过区域间协同发展可以带动薄弱区域的普通高中改革发展,既可以实现原有优质高中资源的扩展,又可以带动薄弱县中改革发展,加快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在区域帮扶模式中,除了按照国家对口支援关系和部属高校的托管外,各地也要组织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和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工作。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期间的教育帮扶案例为区域协同机制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经验。未来区域间的结对帮扶、组团帮扶要从资源帮扶向能力建设转化,注重加强提升帮扶薄弱县中的基本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只有这样的帮扶才可持续、深化,才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普通高中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承担着升学、成人、成才等多方面功能。《扩优提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各地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设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从当前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情况来看,以科技、人文、外语、体育和艺术为特色的学科高中,是比较普遍的建设模式,其中外语、体育和艺术高中发展相对成熟一些。综合高中是将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体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职普融通教育,但从各地探索情况来看,综合高中建设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职业教育内容单一、与区域产业结合不紧密、课程方案不适应学生需要等,存在形式化问题。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要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一是统筹引导、支持建设好市域内各类学校。有些县域普通高中少(比如1所),多样化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各地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特色高中,不能盲目建设,可率先在有基础的学校、学科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开。二是统筹支持多样化课程建设。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类型上,更在课程建设上。各地各校要在开齐开好必修课程基础上,结合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有些课程可探索学校间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多样化课程及相应教研教学丰富供给。这就要求市域层面根据区域优势、禀赋条件,统筹推动各校在发展要素上优势互补,让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要素充分发挥,最终实现各校共同高质量发展。三是充分利用好评价考试政策。各地要探索实施分类评价制度,对普通高中学校的评价要与高中多样化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避免所有高中一把尺子衡量。随着职教高考改革,也为综合高中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比如职业人才的贯通培养等。

五、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扩优提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的领导和管理,制定课程实施规划,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在学科教学上注重初高中学段的有效衔接,加强贯通教学。深化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实现综合育人。加强高中科技教育,强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高中学校与普通高校协同育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相关重点实验室、职业院校实训室向普通高中开放,鼓励联合开课,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各地各校要按照高中学校建设标准和课程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丰富各学科教育装备资源。

各地中考由省级统一命题,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教研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各级教研部门要对本省中高考、课程改革进行专门研究,推动区域和学校校本教研常态化,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让普通高中教师尽快适应新考试和评价模式,调整教育教学,并将新要求与区域学校及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生成人成才需要。教研部门特别是市域层面要主动深入县中,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协助提升县中学校教研能力,鼓励跨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各地要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积极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各地各校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高中毕业的重要参考,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提供重要支撑。在信息技术支撑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基础上,充分用好数字化平台,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增强评价有效性,以评价改革牵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的建立,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本专科)的录取标准也要进一步优化,将出口和入口多元化结合好,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