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新型教育制度确立
(1)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教育方针,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同时改革学制,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
(3)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2.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3.指导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劳动者的教育指导方针。
4.实施
(1)刘少奇倡导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2)办学体制上采用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兴建了各类学校、专业。
5.成就
(1)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两种教育制度”是两类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不是性质不同的新旧教育制度。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它们都是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而实行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