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JBXA】2015-2016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二练习: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1/3 14:19: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本专题分别讲述了英国、法国、美国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实践。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以法律的形式被确认以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为代表。具体民主形式有英国的议会政治、两党制美国的三权分立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是从西方传入的由于中西文化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对民主的接受错综复杂、曲折多变,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辛亥革命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由于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守旧势力的反扑,致使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民主政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1911年和1912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首国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1年国歌歌词: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国歌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票据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请回答:
(1)据材料,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的不同,并据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
(2)结合史实说明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所取得的政治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尤其注意联系1911年和1912年发生的巨变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回答第二小问要明确据此指的是政治倾向的不同,由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第(2)需依据所学知识对1912年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总结归纳。
答案:(1)倾向:第一首为清王朝歌功颂德,主张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第二首颂扬资产阶级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较量。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