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
1、为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分别在2014年4月份、8月份、9月份向利比里亚等西非疫区国家无偿援助了三批总价值2.34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医药物资援助。这些医药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
A.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4、小敏在超市购买一件打折的商品,其原标价为200元,实际支付150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5、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