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2、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