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时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据此,下列有关刺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刺史的地位在郡国之上 B.刺史是中央设在地方政府的监察官员
C.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D.刺史起到澄清吏治,维护皇权的作用
2.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3.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