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提高农业产量
B.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业产量
C.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
2.董仲舒说过:“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王者应“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这表明他( )
A.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主张将“刑”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
C.强调德政,反对严刑峻法 D.尊重天道,强调天人感应
3.宋朝时,“将娶妇,先问姿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种现象反映了宋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举取士的发展 C.理学的深刻影响 D.择偶标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