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湖北两汉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历史训练9.30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4 K
    上传用户jiangfang229
  • 更新时间2015/12/2 8:12: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1913年张謇在其《实业政见宣言书》中主张:“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为首。”这体现张謇
A.冲破传统观念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致力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D.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2.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1905年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攻击革命派的“自由、革命、民主、自立之说”,是所谓“毒溺中国之药”。上述现象说明实业救国论
A.正确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C.对中国政治变革将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1943年初,重庆的经济部门发表的一份工业报告中说:国民党统治区的3 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 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这表明
A.当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C.当时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