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2. 学者黄仁宇曾评价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他所评价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3.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期( )
A. 汉朝和明清时期 B. 汉朝和隋唐时期
C. 隋唐和明清时期 D. 隋唐和晚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