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新BBG】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72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5/12/7 15:38:1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土地退化,是②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⑤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特征。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⑥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⑦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⑧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⑨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为主的⑩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⑪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⑫减少。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⑬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2.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贫乏,⑭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⑮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⑯沙漠。植被⑰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⑱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⑲冬春干旱的季节。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⑳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