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棉纱“初时只销售于九江、南昌、广信、饶州,继至吉安、临江、抚州、建昌,今年(1898年)遍及瑞州、袁州、赣州、宁都、南安等处,通省皆已流通,价值不下一千万两。从前妇女手纺之纱,(至此)几乎无人过问”。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手工纺纱业繁荣 B.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发生变化
C.洋纱在中国内地市场畅销 D.民族纺纱业发展得极其缓慢
2.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期曾上书李鸿章,赞赏李鸿章等洋务派“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 B.孙中山肯定洋务运动全面改革
C.洋务派的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D.中国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3.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逐渐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