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x*k.Com
2.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 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 至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上述材料反映出
A.民国初年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B.主张婚姻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
C.人们婚俗观念已受方影响 D.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男女平等
3.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