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
A.儒学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危机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D.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知识点】宋明理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分别体现了道家、佛教和儒家思想,故体现了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的思想,故B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答案】B
2.黄斡(1152-1221)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盂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
A.《四书章句集注》 B.《阳明先生文录》
C.《船山遗书》 D.《明夷待访录》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宋明理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选于黄斡的《朱子行状》,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朱熹的著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所以A正确;《阳明先生文录》是王阳明的著作;《船山遗书》是王夫之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B、C、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A
3.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试题解析】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可能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错误;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BD错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