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在(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北魏至唐前期朝 D.明清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从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可以判断是井田制,当时井田称为“公田”。井田出现在商周时期。故选A。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大量私田开垦,井田也开始瓦解。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是历史进步,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A项正确。B秦汉是封建王朝,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C北魏至唐前期朝应为均田制;D明清应为租佃制。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
2.文物是活的历史。下列是关于唐三彩的一组文物图片,观察图片信息,对唐代历史叙述准确的是( )
①展示了唐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 ②生动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③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④是唐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唐三彩是陶器制作,不能反映出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故排除含有①的选项,D项正确。唐三彩以骆驼为反映主题,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说明与“丝绸之路”有关。故②正确;罗驼背上的乐陶俑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③正确, 唐三彩以骆驼为主题。与当时的中外贸易有关,反映唐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唐三彩
3.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鸦片战争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新航路开辟使亚洲、欧洲、美洲等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反映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A、C、D符合材料史实;十三行属于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