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2.我国古语古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古训与其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规律是客观的
②自高必危,自满必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整体处于主导地位
④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因乌克兰问题,美欧日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据统计,欧盟的制裁预计年内将使俄罗斯经济损失230亿欧元,而欧盟成员国损失将高达400亿欧元,给脆弱复苏的欧盟经济增添“一片乌云”。上述材料警示人们( )
①切忌割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②要把握认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坚决反对形而上学这一哲学基本派别 ④学会科学的思维,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