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在探索成圣之道。有的提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有的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的提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有:
荀子 ②康德 ③王守仁 ④苏格拉底
A.①②④ B. ③②④ C. ①④② D. ③④②
【命题意图】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的思想是人类智库永远的宝藏。本题考查学生对著名哲人的观点的了解程度,主要是让学生区分苏格拉底和康德这两句看似有点像的话。选D。考查考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
【原创】2.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下列信息不属于汉朝的是:
A.郡国并行制 B.司隶校尉 C.素纱襌衣 D.白瓷
【命题意图】从通史角度来看一个时期是学生学习历史应该达到的一个水平。本题选D,考查学生对一个朝代(汉代)的了解程度。考点: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汉代“刺史”的设置,古代中国的丝织业,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改编自2013年江苏高考第3题】
3.武则天时期,太后称制。宰相刘祎之谓太后宜归政,因而被人诬告谋反。问官审讯时,向他出示了武则天的敕书,刘祎之公然不屑的说:“太后敕书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此语惹怒了武则天,旋被赐死。这里刘祎之主要认为武则天违背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命题意图】中国古代的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重点。本题选A,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流程的熟悉程度。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