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0 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
1.(2016·怀柔零模·15)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6·丰台期末·31)下列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B.《人间喜剧》是法国一部浪漫主义文学杰作
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D.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3.(2016·丰台期末·16)学者桑兵在《走向共和——日记中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说:“20世纪前半期,中国经历了三次由革命催生的政权兴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次革命分别为: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
B.第一次革命推翻清政府,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第二次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第三次革命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4.(2016·丰台期末·12)道光二十七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在华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