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三民主义)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
1.(2016·精华学校3月联考·17)曾有人指出“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新知识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以及错综的国内外政局,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充满了复杂性。它一方面强调科学、推崇理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得过于情绪化。”下列各项体现了“过于情绪化”的是( )
A.“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
B.“要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和旧文学”
C.“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D.“任何政府皆为强权,惟个人自由不受侵犯,需为无权、无秩序之态。”
2.(2016·精华学校3月联考·16)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皇帝的临终遗折云:西方国家也有其自己的“体用”。“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这是西方国家的“体”;轮船、大炮、洋枪等是西方国家的“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应该“采西人之体,以行用。”据此,张树声的主张是( )
A.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B.中西“体用”观是相同的
C.应该学习西方的制度 D.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3.(2016·通州摸底·11)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提出社会政治进步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从乱世进入升平,小康社会;第二步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这位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李大钊
4.(2016·通州摸底·10)同治年间(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