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微富室,二日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3、《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这说明此时的中国( ) A.开始实行分封制 B.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C.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D.土地仍归贵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