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 ,是为宣王。”这里的“共和”指的是
A.最高统治权由多人共同掌握 B.多位大臣共同辅佐君王
C.君主与大臣共同掌握政权 D.建立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25.考古发现,秦代出土的陶俑,马腿都是粗短的,躯干也比较短,脖子也短,能吃苦耐劳,但是速度不快,基本适合于挽犁用。后来,在甘肃省出土一座东汉时代的青铜奔马,形象矫健俊美,是一匹适合作战的良马。东汉马匹品种改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汉朝以后牛耕盛行,马匹不再用于挽犁
B.汉高祖采用和亲政策,汉匈之间行茶马贸易
C.汉武帝时开通西域,从大宛引进优良马种
D.东汉时击败北匈奴,匈奴的战马贡献皇帝
26.唐安史之乱期间,叛军先后攻占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但依靠地方的抵抗最终平定了叛乱;1127年,金兵长驱南下,都城东京很快失守,全国统治瓦解,北宋灭亡。据此可知
A.相比唐朝,北宋的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B. 唐朝“守外虚内”的兵力部署原则优于北宋的“守内虚外”
C.相比北宋,唐朝面临的外敌比较弱小
D.唐朝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