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官,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这主要反映出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C.新兴工商业城市兴起 D.官府对经济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故B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君设立的,不能体现私人讲学出现,故D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家设立的机构,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战国时期,却设立在诸侯的国都,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2.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材料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故须D。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思想,外儒内法的观念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尚贤非命的是墨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
考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天人感应
3.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金融业发达 B.手工业兴盛C.对外贸易繁荣 D.印刷业进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所以选A。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对外贸易的信息,所以排除B、C。D尽管和印刷相关,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