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2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4 15:03: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一定要从时间作为突破口,(西周)时期并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宗法制也并未消亡,分封制度也并未消弭,材料只是强调‘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即仅仅是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宗法制
25.《荀子·礼论》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此荀子主张
A.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C.以礼为序、稳定社会                  D.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重点强调的是荀子的礼的思想,没有体现法的思想,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重点强调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荀子
26.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 “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开篇对“食”“货”做了分别的解释,食是指农业,货是指工商业,所以A正确,B不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前朝重农的表现,并未体现抑商,所以C项错误,D项中了解经济发展全貌说法不正确,所以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