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余年间,己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3. 中央电视台CCTV-2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货币》介绍说:“牛顿(1642年-1727 年)不仅以其经典力学体系闻名于世,他晚年任铸币厂厂长期间又提出了解决货币供应不足问题的办法:即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使黄金的价格固定下来,这被认为是金本位制的开始,英镑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货币。”牛顿的创立的这一举措()
A.适应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时代要求
B.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英国伦敦成为最早的世界金融中心
D.说明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