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 500万~1 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解析:C 从材料中“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 500万~1 700万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次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
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B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严重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因此物价下跌,排除A项。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C、D两项不符合史实。
3.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 )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可知胡佛政府对经济采取了干预措施,其余选项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