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A组(20分钟)
1.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B.1∶4∶9
C.1∶2∶3 D.1∶1∶1
解析:由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3∶5,而平均速度v=∶3∶5,故A正确。三段时间都是1 s,故三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
答案:A
2.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解析:设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v,并规定为正方向,则加速度a=-7 m/s2,由02-v2=2ax得v=14 m/s,选项C正确。
答案:C
3.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 m/s增加到10 m/s时位移为x。则当速度由10 m/s增加到15 m/s时,它的位移是( )
A.x B.x C.2x D.3x
解析:由公式=x得,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4.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3 m/s B.4 m/s C.6 m/s D.2 m/s
解析:由v2-=2ax得v2=2ax,22=2a·,故v=2 m/s,选项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