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传》载昭公十一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遂县之”,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史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郡县制已在全国范围推广 B.郡的规模地位高于县
C.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 D.分封制遭到彻底破坏
2.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这表明当时
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 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 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
3.王国维曾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这说明
A.任人唯亲不如任人唯贤 B.宗法制易导致政局动荡
C.立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