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6课时 种群的特征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7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10/22 11:51: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6课时 种群的特征
【目标导航】 
1.简述种群的概念含义。2.简述种群密度的概念含义。3.尝试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群的种群密度。4.列举种群的主要特征。5.概述种群的空间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本特征有:(1)种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表示方式:种群密度=个体数/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
①样方大小:一般以1_m2的正方形为宜。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③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标志重捕法
①应用范围: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的动物。
②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③计算公式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①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2.迁入率和迁出率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