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3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10/22 11:52: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  )
A.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
B.寄生在某个T细胞内的所有HIV
C.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
D.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
答案 C
解析 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含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不能组成一个种群。
2.下列调查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答案 D
解析 土壤中小动物的数量多、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强,进行丰富度调查时一般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通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B
解析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条件适宜,可能呈“J”型增长,后来由于食物和空间等限制,可能呈“S”型增长,如果条件不适合其生存则可能灭绝。
4.种群密度的大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下列现象主要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农业生产中,常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减少害虫的危害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减少害虫的数量
C.为了维持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在一定的季节进行休渔
D.我国沿海某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剧增,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
答案 A

解析 A选项体现了死亡率影响害虫种群密度大小;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