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专题1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17·高考仿真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
1.(2016·洛阳期末)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同时采用35S和32P标记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并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35S应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只有B所述正确。
答案 B
2.(2016·广东梅州质检)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12~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D.影响DNA分子的转录
解析 由于miR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则转运RNA将无法识别“局部双链”处的密码子,故基因表达将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