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96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7/12/16 11:25:5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专家推测,在史前(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及其群体。依据近代对陨石撞击的研究,这次远古陨石雨的撞击范围相当广,应当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平原中部,甚至更向东,延伸到渤海湾南部一带。由于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是山区,大量的撞击遗迹未能被发现,向东则由于黄河北流的冲淤被掩埋。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