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01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7/12/16 13:43:3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甚至它的市场轰动效应。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它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 
  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讲,人类在其还不太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翩翩起舞,在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唱歌,在其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绘画,在其还不会制定法律条文、撰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就已经会创作故事和诗歌。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进化史中的一个包容诸多的“原点”,一个出发点。而同时,这个“原点”又使它在人类生命活动史中永远占据一个“顶点”,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如俄国美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的:“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它缓慢地、几乎不为人们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角形的顶端经常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像贝多芬、德彪西、梅特林克、莫奈、马蒂斯、毕加索这样的伟大的艺术家,当然也包括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这样的诗人、小说家。 
  在人类生活与人类历史中的定位使文学艺术拥有了这样一些“天性”:既根植于大地,又仰望着天空;既是真实的生活,又是虚幻的想象;既是本能的喷涌,又是理性的张扬;既拥有肉体的丰厚,又拥有精神的空灵;既是对于往昔的追忆,又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它拒绝一切形式的人与自然的割裂、物质与精神的偏执、思维与本能的对立、本体与现象的拆解、理智与情感的剥离。它始终追求的是一种圆满、充盈的生命形式,一个真实、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几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个楷模。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