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公、闵公、 予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而《春秋》对此却或书以“薨”,或书以“卒”。 这体现了
A.记载历史的客观性 B.孔子的价值评判
C.春秋时的天下局势 D.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2.“授官爵出利禄不以功,是无当也。国以功授官与爵,此谓以成智谋,以威勇战,其国无 敌。”与材料主张出于同一学派的是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B.“桀为天子,能制天下,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C.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D.“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浸而居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