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B.孔子的主张不能助诸侯实现称霸梦想
C.孔子设计的那套礼仪规范太过繁琐
D.孔子试图混淆上下等级关系而遭拒
解析:选B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用的原因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潮流相悖。
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 ,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解析:选A A项中“历代”明显具有片面性,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