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 “人法地,地法灭,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D.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
2.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
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
3.魏晋士人视儒学为“不周世用”,隋唐以后,人们又普遍地认为儒学之外的学问为“无用之学”。这一变化反映出
A.学校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B.读书人的思想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