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图像问题
1.一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斜向右下运动,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和水平方向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1甲、乙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轨迹是一条直线
B.前2 s内质点处于失重状态
C.t=0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 m/s
D.质点斜向右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多选)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球同向运动的v-t图象,甲球从静止出发,乙球以某一初速度运动,在t=3 s时两球恰好相遇,则( )
图2
A.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出发,且在t=2 s时两球相距最近
B.在t=1 s时乙球在前,甲球在后
C.在t=2 s时乙球在前,甲球在后
D.在t=0时,甲、乙两球相距2.25 m
3.如图3所示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0~6 s内的位移—时间图线.若t=1 s时,图线所对应点的切线斜率为4(单位:m/s).则( )
图3
A.t=1 s时,质点在x=5 m的位置
B.t=1 s和t=5 s时,质点的速度相同
C.t=1 s和t=5 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D.前5 s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
4.如图4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B.在1~2 s 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5.(多选)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已知物块在前2 s内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 m/s2,则( )
图5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3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 N
C.4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 N
D.5 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6.如图6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