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新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一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