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2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大纲版)提升演练·知能闯关:第9单元第18讲 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31 K
    上传用户qxntfzx
  • 更新时间2011/10/13 22:46: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注意两个关键信息,一是“1917年”;二是“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前者表明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后者说明李大钊反对尊崇孔子。结合当时形势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李大钊有批判专制皇权的意思,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重点,可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
2.(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中国政府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希望通过巴黎和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不是想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