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2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大纲版)提升演练·知能闯关:第18单元第40讲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美苏争霸和亚洲经济发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5 K
    上传用户qxntfzx
  • 更新时间2011/10/13 23:14: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0年北京文综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选D。材料主张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但是又充分肯定了计划经济的合理性,说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A、B两项都是错误的,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C项也是错误的。
2.(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勃列日涅夫政府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因而A错;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是在经济方面,而不是在政治方面,B错;他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错;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故选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