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粤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中不限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98 K
    上传用户danielnarsi
  • 更新时间2011/10/28 23:16: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课内古典诗歌鉴赏练习
 
一.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山中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空”字。
答:①开头两句描写了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山中景象幽清、明净、寂静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空灵、幽静的基调。
②以“空”字开头来形容“山”,突出了山中环境的寂静。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另外,以“空”字开篇,也给诗歌蒙上了一层禅味,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象的独特感受。
 
问题2.从意象入手,分析中间两联的内容和情感,并谈谈你对这两联写作技巧的理解。
   答:①诗人在中间两联通过“明月”“清泉”“松”“石”“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的描绘,写出了山景的自然美和山民的生活美,建构出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