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