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自主认知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每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在唐代中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斗争中,他的政治态度比较倾向于保守。但他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加上“三岁而孤”,随兄嫂颠沛流离,到25岁时才登进士第,又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这样的小官。其后又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到“吏部侍郎”。因此,他和庶族地主阶层又有思想上和人事上的联系,为他们“鸣不平”,尖锐地揭露士族地主阶层的丑恶腐朽,有“操行坚贞,鲠言无所忌”之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