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图2:放射线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中偏转,可知射线甲带负电
C.图3: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图4:链式反应属于核裂变,铀核的一种裂变方式为U+n→Ba+Kr+3n
2.(2019?全国I卷)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B.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在原子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在自发跃迁时,会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所处的能级越高,其核外电子的动能越大
4.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象(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4.29,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5),如图乙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9×1014 Hz
B.根据该图象能求出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D.用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所辐射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5.如图所示,N为铝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和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极性和电动势在图中标出,铝的逸出功为4.2 eV。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铝板(各光子的能量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有光电子到达金属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发生a、b、c三种跃迁时,释放光子的频率分别是νa、νb、νc,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νb=νa+νc B.νa=
C.νb= D.νc=
7.首次用实验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核反应方程是Li+H→kHe,已知mLi=7.0160 u,mH=1.0078 u,mHe=4.002 6u,则该核反应方程中的k值和质量亏损分别是( )
A.1和4.0212 u B.1和2.0056 u C.2和0.0186 u D.2和1.9970 u
8.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中,照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C.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增大照射光频率,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D.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
9.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
B.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
C.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
D.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10.一静止的铝原子核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p+Al→Si*
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