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 (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解析:选B。分封制指的是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材料中“天子之尊”“为诸侯之君”,反映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故B项正确。
2.(2019·扬州期末)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
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分封制下的诸侯……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着重强调新封国的地方政权性质,故A项正确。
3.(2019·湖南六校联考)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
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
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解析:选C。战国时秦国,“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说明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已经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这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细化,而是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破坏,故A项错误;B、D项题干没有谈及,均排除。